旅行時間:2012.08.24 – 2012.08.29
旅行地點:巴勒斯坦耶路撒冷(Jerusalem)
旅行地點:巴勒斯坦耶路撒冷(Jerusalem)
猶太教的第二部經典《塔木德》,Talmud是希伯來文「教導」的意思,引意為「你們將用它來教導你們的孩子」,對猶太教徒來說是部實用於生活中的經書,其中有句很美的話是這麼說的:世界若有十分美,九分在耶路撒冷。
尋找聖墓教堂的途中迷了路, 一路蜿蜒而上在某屋頂見著這番景色,覺得很美 |
拿著青年旅舍給的市區地圖,我們決定按圖索驥出門走走。
從新門(New Gate)進入舊城,本來以為會不費吹灰之力地找到聖墓教堂(Church of the Holy Sepulchre),沒想到在市集小巷裡轉了幾圈,問路也找不到,最後在三個好心的歐洲背包客帶領下才讓聖墓教堂出現在我們眼前。
我們猜測這裡是耶穌被釘上十字架的地方... |
一走進聖墓教堂,首當其衝印入眼簾的當然是地上那一塊石板,這是耶穌屍體在下葬之前,被抹上膏油的地方。許多人從苦路一路走到這,看到石板那一刻,再也忍不住下跪撫摸或親吻這塊石板,以感恩耶穌為世人所受的苦。
據說這塊石板摸了之後可保身體健康,於是也有很多信徒拿著一包包的信物來此,每個十字架或念珠都在石板上抹個兩下,以求保佑。只不過有些信徒帶來抹石板的信物之多… 看了還真不禁想問:「您這是要批貨去賣嗎?」冏rz
石板上一包一包的,裝的就是要抹石板的信物 看圖找宅婦啊~XD |
當然,這教堂叫聖墓教堂,表示耶穌最後的埋葬地也在這裡,不過聖墓實在太多人前仆後繼想進去朝聖了,一圈圈的隊伍,讓人想排也不知從何排起,我跟T因沒有宗教信仰,觀看一陣後決定離去。
漫步耶路撒冷,本來想循苦難之路(Via Dolorosa)前進聖殿山(Temple Mount),但有許多站點都隱藏在彎曲狹小的巷弄之中,加上四周攤販市集遍佈,吆喝聲瀰漫在空氣裡,觀光客漫步於古道上,老實說還真感受不到我們正走在耶穌走過的苦難之路。
漫步耶路撒冷,T給我拍了張很性格的照片 |
要走進聖殿山,路途一波多折,經過了兩個小門,都有守衛擋著不給過,非得叫我們走到最南邊的入口。聖殿山上有圓頂清真寺(Dome of the Rock)跟令人落淚的哭牆(Western Wall),另外再撰文介紹。(延伸閱讀:巴勒斯坦 ✈ 哭牆能有幾多愁 Wailing Wall)
離開聖殿山後從糞門(Dung Gate)出去,一路走到錫安山(Mount Zion),此時我跟傻豬T已快體力不支!飛快地找到馬可樓中的最後的晚餐(Room of the Last Supper),裡頭空蕩蕩的什麼也沒有,只有一個小告示牌,驗明正身。
正好遇到西文團,有一句沒一句地聽著解說 |
從馬可樓(Upper room)走下來後,順利找到大衛塚(Tomb of David),大衛塚之於猶太人是非常神聖的地方,在這裡要進小房間禱告,男女有別。
我獨自進入女生的禱告室,只有三兩個中年婦女坐著念經,前方一只(猜測是)棺材上頭覆蓋著紫布,周遭只讓我感覺雜亂以及,年久失修。並不是什麼特別的經驗,我立刻安靜地退了出來。相機在T手上,不知會拍到什麼有趣的照片?
通往禱告室的入口,以及 極端的正統猶太教徒Haredi耶! |
T在男生的禱告室裡待了好久,出來後像是經歷了一場奇幻之旅般地興奮,走出大衛塚他迫不及待給我看了照片…
天啊居然跟Haredi如此靠近! 為何我不能進去男生的禱告室啊!T_T |
回青年旅舍的路上,經過依舊熱鬧的市集,三兩小販準備收攤,在夜色的襯托下倒也顯得格外繽紛。
不知道會找到什麼好貨的市集呢?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